左迁龙标遥有此寄(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全诗内容)
《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,其内容反映了左迁龙标的悲壮和王昌龄的倾情之态,被誉为唐代五言绝句中的佳作。
首先,从诗歌的题目看,左迁和龙标是本诗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。左迁,指的是官员因犯罪、不受宠、失宠或被诬陷等原因而被贬谪左迁,远离京城。而龙标,则是指远行的旗帜。左迁与龙标的结合,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左迁官员的险恶境遇和孤独漂泊的生活状态。
接着,仔细阅读王昌龄此诗,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诗歌中。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左迁官员的同情和不平,对朋友的思念和祈福,以及对国家和家族的忠诚和献身。
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如此凉。”首句描绘了诗人的思绪,蕴含着对大好河山的留恋和眷恋。第二句中“二十四桥”指的是杭州市西湖上的著名景点“断桥”,它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交情,代表着友情的延续,而“波心荡”则暗含着左迁官员生活的颠沛流离,以及在人生的沧海中徘徊逆流的孤独。第三句“冷月无声如此凉”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。
“今夜偏知春气暖,虫声新透绿窗纱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这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事业的祝福。第一句“今夜偏知春气暖”是诗人对左迁友人的关切,希望他不要因为孤独而苦痛;第二句“试问卷帘人”则是对左迁官员的问候和探访,表现出诗人对左迁官员的同情;最后一句“应是绿肥红瘦”则象征着友人的经历与心路历程。
“小楼昨夜又东风,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。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这句话是诗人对国家和家族的思念和献身。第一句是对故国的怀念,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眷恋;第二句“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”是对人生的感叹,叹息时光流转,岁月无情;末句则表现出诗人自己的哀愁和对国家变迁的不安。
总的来说,王昌龄的这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充满了人生的哀怨、幽情、忧愁、关切和献身。这首诗或许它是抒发诗人内心情感,或许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,也或许是对左迁官员的抚慰。不管怎样,这首诗确实是王昌龄的一个精彩的人生写照,是唐代文学的一件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左迁龙标遥有此寄,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、翻译及赏析、朗读
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。家在巴陵郡,登高望远心。岳阳楼上望南楚,已隔滔滔江水。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来兹。——王昌龄。翻译:。我家在巴陵郡,我常常登高望远。我站在岳阳楼上面向南方的楚地,但是江水阻隔了我们。吴楚的地方在东南,天地日夜都在变动。我亲朋好友们没有消息,只有疾病向我走来。赏析:。王昌龄曾任唐德宗的太子中允,也曾任诗仙李白的司马,在唐朝时期,他的地位比较高。但是他也经历了左迁之痛,这也是本诗的创作背景。左迁是指被罢官或贬谪调离原来的任职地点。这首诗写的是王昌龄离开时的思念,对于故土的眺望和对未来的无助感,表现出诗人幽怨的情感。开头写的是他站在岳阳楼上面朝南方,但是江水隔绝了他,也隔绝了他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朋好友的思念。接下来的句子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幻,说明万物皆在变动,但是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。最后一句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,只有病向他走来,没有亲人朋友的消息。这首诗情感深沉,表现出诗人的哀怨之情,也反映了唐朝时期官员左迁之痛。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因为官职地位的下降,更是因为面临失去一切的无助感。诗人将这种感受融入到诗歌中,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刻思考。朗读:见下方视频链接。